
深圳市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大资本优配
关于公布民治、福城街道流动摊贩经营
区域划分结果的公告
广大市民朋友:
近期,龙华区以民治、福城街道为试点,系统开展流动摊贩综合治理工作。为科学划分流动摊贩经营区域,2025年9月15日至9月19日,我们就流动摊贩经营区域划分事宜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据统计,共5446人参与线上问卷调查,对流动摊贩综合治理的总体支持率达90.76%,参与者中含流动摊贩520名。此次共收集有效意见1362条,从反馈情况看,市民的关注重点集中在“三区”覆盖范围、可容纳流动摊位数量等划分相关事宜,并对食品安全、噪音管控、卫生管理、秩序维护等管理问题积极建言献策。线上调研同时,街道还积极联动社区居委会与小区物业,通过实地走访、座谈交流等方式广泛征集居民意见,全面掌握辖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与具体关切。经对社会各界意见的深入研究与充分吸纳,我们对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,现将最终划分结果公布如下:
民治街道:划定流动摊贩经营疏导区(绿色)20个、管控区(黄色)4个;两类区域共计可容纳725个流动摊位经营(详见附件1)。
福城街道:划定流动摊贩经营疏导区(绿色)9个、管控区(黄色)6个;两类区域共计可容纳326个流动摊位经营(详见附件2)。
除管控区、疏导区外,其余区域均为严禁区,全面禁止任何形式的流动摊贩经营活动。
衷心感谢每一位市民朋友的积极参与和宝贵建言,也期待您持续关注、积极支持流动摊贩治理工作,与我们携手共建共治共享宜居宜业的美丽龙华。
深圳市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
2025年9月22日
征集意见过程中
不少市民就经营区域管理规则、
流动摊位分配方式等事宜提出疑问
为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此项工作大资本优配
深圳市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
就相关问题解答如下
01 为什么划分三类区域?
原《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》(2019年版)对流动摊贩经营实施全面禁止。2023年,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对该条例进行修订,明确将此前的“全面禁止”管理方式转为“有条件规范经营”,允许根据“方便群众、布局合理、监管有序”的原则划定流动摊贩经营场所。据此,我们坚持严管的总基调,平衡便民需求、流动摊贩生计和公共秩序,结合辖区实际情况,划定“严禁区、管控区、疏导区”,避免简单“一刀切”管理。在管控区和疏导区内,允许符合条件的流动摊贩在规定时间、指定区域内规范经营,两者在区域范围、流动摊位数量、经营时段等方面有所区别,管控区较疏导区规模更小,对经营位置及时段的管控更为严格。除管控区、疏导区外,其余区域均为严禁区,全面禁止任何形式的流动摊贩经营活动。通过科学划定“三区”,实现对流动摊贩经营的分级分类精准施策和全链条闭环管理,提升城区整体形象和居民生活品质。
02 为什么仅允许本街道居民申请在属地开展流动摊贩经营,并且禁止跨街道流动?
我们结合长期基层管理实践,为破解流动摊贩经营引发的噪音扰民、环境脏乱、交通拥堵、维权监管难等系列问题,明确仅允许本街道居民申请在属地开展流动摊贩经营,并且禁止跨街道流动,核心是构建“申请准入——日常监管——问题处置”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。
在申请准入环节,属地街道可准确核实申请者身份信息,从源头把好准入关,为后续规范经营筑牢第一道防线。在经营监管环节,由于属地街道对本辖区流动摊贩“知根知底”,可高效联合市场监管、消防等部门,对食品安全、产品质量、环境秩序等进行全流程动态监管,既便于主动介入、提前干预,消灭潜在风险,也能在发现问题时快速锁定责任主体,实现精准追责。同时,也能避免辖区外的流动摊贩大量涌入商业热点街道、无序挤占公共空间资源,确保各街道经营规模与区域承载能力相匹配。这条规定也出于优先照顾本地居民的生计需求考虑,作为在“家门口”改善生活的一种补充途径,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、获得感。
03 流动摊位分配怎么做到公平公开公正?
在审核分配流程上,我们严格按照“受理申请——材料审核——抽签摇号——社会公示——登记授码”的步骤推进,并在区域规划时充分考虑业态分类,实现“布局科学”与“分配公平”的双重保障。
材料审核时,我们先按申报经营内容分类,将同业态流动摊贩集中布局、重油烟等特殊业态与普通业态分区设置;再结合对应区域流动摊位数量,通过公开抽签确定入围名额,二次摇号分配具体流动摊位,并将结果及时公示,确保全流程公开公平公正。同时,为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,我们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感知技术,为通过审核的流动摊贩发放专属流动摊位二维码,构建起“一摊一码”的数字化管理体系,实时精准掌握流动摊贩的经营位置、流动轨迹及经营时段,对超范围经营、超时撤摊等违规行为提前预警、快速核查与高效处置,实现“定人定点定时”全流程管控。
04 怎么做好日常管理?
为加强日常管理,我们建立全链条动态监管机制。
一是压实主体责任,推动流动摊贩自治。一方面,在摊贩入驻前,我们与其签署《规范经营承诺书》,明确流动摊贩须诚信守法经营,主动承担社会责任,严格落实“摊前三包”责任(包卫生、包秩序、包安全),从源头强化流动摊贩的自我约束意识。另一方面,基于通过规范流程入驻的流动摊贩,有维护自身利益和良好秩序的共同需求,我们引导推动流动摊贩建立内部自治机制,鼓励对违规行为互相提醒、主动劝阻或向管理部门举报反映,推动流动摊贩实现“被动管理对象”到“主动参与主体”的角色转变,形成“自我管理、互相监督、互助互利”的良性自治氛围。
二是深化多方联动,织密监管网络。由街道联合市场监管、消防等部门,围绕食品安全、消防安全、环境卫生等重点领域,开展每日常态巡查、每周专项行动、每月集中整治,并在节假日进一步加密检查频次、扩大巡查范围,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和城区环境品质。
三是开展动态评估,优化监督措施。一方面,定期对流动摊位设置合理性进行评估。结合日常管理实际与居民反馈意见,对群众投诉集中、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的不合理流动摊位,予以撤销调整。另一方面,对流动摊贩实行严格的退出机制。对日常管理中发现的轻微违规行为,先责令流动摊贩限期整改;对拒不服从管理、拒绝整改或整改仍不到位的,予以清退,并没收其流动摊贩登记卡及流动摊位二维码,终止经营资格;对于多次违规、性质较为严重的流动摊贩,进一步列入经营黑名单,限制其后续再次申请准入的资格。同时,我们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全面监督,广大群众可通过官方平台反馈流动摊贩违规经营行为。在日常监管与执法行动中,我们还会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媒体记者深度参与,对流动摊位审核分配、日常监管、违规清退等全流程工作进行考察监督,确保工作公平公正、规范透明。
四是强化严禁区管控,守住秩序底线。在严禁区内,全面禁止任何形式的流动摊贩经营活动。对文明劝导后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,将依据《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》《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》等,依法依规采取罚款、没收相关物品及经营工具等措施。
05 为什么要开展意见征求工作,并公开管理规则?
一方面,平衡多元需求,推动区域划分更科学合理。通过广泛征集意见,我们更全面掌握实际情况,在各利益群体的不同诉求间找到平衡点,让区域划分符合“方便群众、布局合理、监管有序”原则。另一方面,凝聚社会共识“最大公约数”,强化多元共治合力。通过公开管理规则,既保障居民、流动摊贩等各方的知情权与监督权,又能就“为什么管、管什么、怎么管”达成最大共识,为治理工作争取最广泛的民意支撑,强化多元共治合力。
附件1
龙华区民治街道流动摊贩经营区域划分地图
(点击放大查看)

附件2
龙华区福城街道流动摊贩经营区域划分地图
(点击放大查看)

(来源:深圳市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)
我们的使命是:星辰大海,只与梦想者同行!
拥有深圳梦,请关注(微信号ID:SZeverything)
天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